陶笛曲谱,陶笛曲谱六孔_流行歌_凉凉

这两天看视频,发现唢呐作为民族管乐器已经登上了国际的舞台,一曲“百鸟朝凤”高亢嘹亮,穿透力极强,惊艳了老外。不愧是“喇叭,唢呐,曲儿小,腔儿大……只吹的水尽鹅飞罢!”

小时候家住平房,屋后总传来一阵阵琵琶声,终于有一天我踩上桌子踮起脚透过后窗口观瞧,只见一个小姐姐坐在椅子上,面向着我的方向,怀里抱琵琶在弹着。她的手指绑着“橡皮膏”,长指甲灵活地拨动着琴弦,发出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般的声音,后来我才知道,那叫“十面埋伏”。我很好奇她裹着橡皮膏的长指甲,就迫不及待地跳下桌子,绕过胡同来到她跟前,想近距离的看看她的手是不是受伤了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她告诉我,这是塑料材质的拨甲,是假指甲,专门弹琵琶用的,手指头并没有伤。还好,我出了一口大气。

上小学时,班里开联欢会,有个女同学拉起手风琴,她边拉边唱,摇头晃脑地陶醉其中,手风琴声音宏大,歌曲悠扬,好像一个乐队在演出,非常投入,博得同学满堂喝彩,我当时十分羡慕。因为上音乐课的时候,梳着两根粗大麻花辫的音乐老师就是怀抱手风琴,边弹奏边教同学唱“让我们荡起双桨”,那优美的旋律填满整个教室,连窗外的小鸟都来驻足倾听,是我难忘的一幕。我虽然喜欢听歌,但是音乐细胞并不发达,既不会识谱也没有乐感,用父亲的话说,就是五音只剩下两个,所以什么乐器也没学会。

上高中的时候,班里转来了一个男生,课间休息时,他总是拿出口琴来吹,吹的大多都是军歌,尤其是那首《打靶归来》,节奏感很强,轻快利落,振奋人心。我常常听到发呆,思绪跑出很远,因为我父亲也喜欢用口琴吹这首歌。没有想到的是,这个男生后来居然成了我孩她爹。不得不说,世间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巧合,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。

父亲过世的时候,换下的衣服口袋里剩有几百元钱,母亲说:“你爸生前最喜欢这个外孙女,用这个钱给孩子买个玩具吧,就当留个念想。”我带着女儿在超市东选西挑的,最后买回家一架电子琴,我用纸写上“1、2、3……”贴在琴键上,她用小手翻看着简谱,认真弹奏练习。知道这是姥爷留给她的礼物,她倍加珍惜,陆续地弹奏出不少首儿歌,要知道,那时她才只有四岁。

闺女上小学时,一次我带着她去逛古文化街。清脆的笛声传来,我俩驻足观看。原来是店家搞促销宣传,卖奥卡利那笛,也叫陶笛瓦埙,一种吹管乐器,有专门的指法来控制音调。店主看到了女儿的专注,找了一个可爱造型的小笛递给她,并现场教她指法和吹奏技巧,半个多小时过去,女儿竟然能完整地吹奏出一曲《小星星》,我很惊喜,马上买下了笛子,接过曲谱本,感到很欣慰,我的女儿比我有艺术细胞。

自从有了陶笛,闺女时常自己练习识谱吹奏,后来她还喜欢上了葫芦丝,无师自通地练习了几天,居然能吹奏出美妙的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了,葫芦丝的声音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,婉转流畅,悠长绵远,听着让人心生欢喜。

民谣开始流行的时候,她大概刚上初中,我一厢情愿地给她买来吉他,没想到她对弹奏并不感兴趣,没弹几次就放手了,那个吉他已经闲置很久了。

从小到大,我从没有强迫过女儿去学习某种乐器,让她在宽松的环境里顺其自然地长大,因为喜欢而学习,因为学习而热爱,都是兴趣使然,等到没兴趣了随时放手,不刻意不逼迫,因为生活本就是这样,一程有一程的山水,看过了就可以奔赴下一个风景。

学陶笛需要系统化学习,作为陶笛爱好者,我收集了4套陶笛(12孔和6孔)完整视频自学教程,还有1000首伴奏与1200首曲子简谱,将近36G的资源。只需学7天,即可让从没摸过陶笛的小白吹出完整的歌曲!

陶笛学习资料网盘截图:

 

这些学习资料给真正热爱器乐的朋友,领取方法请点击→“我要学习,按流程自行获取即可。如不会操作,请加我微信gjshuu。资料拿到后,可进入内部微信学习群,还有老师一对一指导,并且学习资料长期更新都在群里通知!

然后来一段陶笛表演,祝早日学会陶笛,享受美好生活!加油!奥利给!!

点赞